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江苏省扬州市沿湖村:支书刘德宝和上岸渔民的小康路

原标题:江苏省扬州市沿湖村:支书刘德宝和上岸渔民的江苏小康路

白鹭翩翩,湖光熠熠,省扬书刘白墙青瓦的州市情窦初开小洋楼整齐地排列在沿湖大道的两旁。今年的沿湖“十一”黄金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的村支网红渔村——沿湖村游人如织,8天内,德宝0.8平方公里的和上土地上就接待游客数万人次,旅游收入高达240万元。岸渔

16年前,小康这里还是江苏个远近闻名的“穷村”。1620人,省扬书刘仅有76亩地,州市家家户户只能蜗居在船上,沿湖靠捕捞湖里的村支鱼蟹勉强糊口。

16年的德宝时间,沿湖村实现了逆袭:从填塘造地到上岸定居,从靠天吃饭到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从贫瘠落后的“渔花子村”一跃成为享誉全国的“最美新渔村”。蝶变的背后,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离不开党员干部刘德宝16年如一日扎根沿湖村,带领渔民开启脱贫致富门。

填平600亩水塘,渔民上岸住新房

1992年,情窦初开土生土长的沿湖村渔民刘德宝中专毕业,在江苏油田找到了令人艳羡的好工作。不承想,冬日里,老支书金光来冒着寒风划着船找上门来,恳请他留在村里:“你有知识、有思想,我知道将你留在村里对你不公平,但是这里确实需要你。”这一留,刘德宝便再也没有离开过。

2004年,30岁的刘德宝成为沿湖村村支书。彼时的村情是“一穷二乱人心散”,村民靠打渔连饭都吃不饱,村集体还欠了20万元外债。

沿湖村村民的祖辈来自苏鲁晋皖四省,再加上常年生活在船上,彼此之间缺乏交流。在村民的心里只知道家人和老乡,从来没有村集体的概念。

钻船舱,跑田头,经过一个月挨家挨户的调研,刘德宝意识到,脱贫致富的首要问题就是齐人心。

于是在第一次村两委会上,他明确提出“还权于民”,推行“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代表监督”“全体党员审议”三项民主机制。410户村民一户一票选出村民代表,村子怎么发展、住房问题如何解决、水塘怎么分……大大小小的事项都由村民代表投票决定。就像渔民撒网捕鱼,一网下去,捞了几条鱼、几只虾,老百姓看得一清二楚。

三项民主制度推开后,一团乱麻拧成了一股绳。1600多位村民开始打心底认同“沿湖村”,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人心齐了,过好日子也有盼头了,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住”的问题。

离开随风飘摇的渔船到岸上安家,这是沿湖村渔民期盼已久的事。可村里仅有76亩地,在哪里盖房?千名渔民上岸,何处落脚?

2007年,刘德宝推动沿湖村启动“填塘整地,上岸定居”工程,决定向荒滩要生存空间,将600亩水塘填成平地。乡里挖渠、城里搞建设,有多出来的土,他就带着村民运回来。“百家土”的运费怎么解决?沿湖村没有企业老板资助,只能靠“化缘”。每天天不亮,刘德宝就骑着摩托车去镇上,再坐公交车到区里,托熟悉的区人大代表、找区分管领导,每趟来回要3个小时,苦苦跑了3个月,才获得了5万元的启动资金。

填塘、筑底,这10年,刘德宝已然“长”在了工地上。整整6年,荒滩变土地。又过了3年,沿湖大道两旁村民全部上岸,住进了设施齐全的“新渔小区”。整齐划一的小二楼,宽阔整洁的街道,草木掩映的湖口人家广场……沿湖村摇身一变“换新装”,村民的苦日子也都留在了摇摇晃晃的渔船上。

渔家特色旅游富了村民口袋

住的问题解决了,刘德宝的脸上还是难见笑容。国家提倡生态保护,邵伯湖属于江淮生态大走廊范围内,彻底退养还湖是大趋势。可世代靠湖为生的渔民们离了打渔和养殖,还能干什么糊口,村民的口袋怎么才能鼓起来?

“靠水吃水”,管得了“温饱”,却带不来“小康”。一时找不准发展的路子,刘德宝就找来村民代表吃饭、聊天。渔民祖上都是从各地迁来的,这一次聚会中餐桌上摆满了五湖四海的风味儿,山东煎饼、安徽臭鳜鱼、山西糯米油糕……一桌的美味汇成了一个金点子——渔家人还要吃渔家饭,只不过换个吃法,那就是发展乡村旅游,做足“渔”文章!把渔家美食端上来,让游客吃个新鲜、尝个稀罕!

2011年10月18日,首届沿湖村渔民文化美食节在邵伯湖畔举行。渔民们烹制出的龙形馒头、异性花糕、清炒芡实茎、湖虾米炒蒲菜……既保留了鲁菜、徽菜和北方面食特色,又融合了渔家美食文化。周边的村民和游客闻讯赶来,各种渔家菜被“一扫而光”。

不仅如此,水上帆船比赛、渔娘织网比赛、蟹王争霸等特色渔文化活动轮番上演。沿湖村的精彩通过这次活动传遍了游客的朋友圈。

守着渔文化“聚宝盆”,不能盲目发展。刘德宝心里十分清楚,乡村旅游如果与其他地区雷同,很容易让游客审美疲劳,这条路子就走不远。在村里以“抠”出名的他竟然在2014年甩出了罕见的大手笔——花80万元请设计师绘制了一张乡村发展设计图。同时他收集渔技、渔歌、渔俗等渔文化资料,为沿湖村规划以“渔隐”为主题的“深休闲、微度假、慢文化、细体验”特色乡村旅游方向。

在刘德宝的动员下,走出渔村的大学生回来了,在家乡开起了民宿;13家渔家乐陆续开业,渔娘们凭借一手好菜留住客人的心;村集体开设网店,将沿湖村的虾饼、鱼圆卖到全国各地;村民自发成立“俏渔娘”宣传队,通过社交平台的直播账号,宣传美丽渔村;“欢乐渔家金秋品蟹节”“迎端午、庆开渔民俗风情节”等渔事渔节活动轮番开展,渔家特色文化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参与体验……

2019年,沿湖村实现旅游产业产值2600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45万元,人均年收入3.2万元。依托渔村丰厚的生态、文化资源,沿湖村的村民开拓出了一条渔旅并举的乡村振兴之路。

心系渔村的一草一木

“这小子做村会计时我就特别欣赏他,村里的钱都经他的手,那时候生活困难,他偷拿点就能过好日子,可他一分钱也没有拿过。”老支书回忆起当年的刘德宝,不住地夸奖他。

近年来退养还湖、渔民上岸、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和渔民燃油补贴等项目费用,经他手就达上亿元。但刘德宝从没让老支书失望,以两袖清风换得了村民的信任。

刘德宝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不拿村里一分钱,还以更加苛刻的要求对待家人。他的一位亲戚提出以30万元的费用承包2000多亩芡实地。刘德宝上网查了芡实的市场价格,决定实行公开招标。

眼看煮熟的鸭子飞了,这位亲戚找到刘德宝,一把鼻涕一把泪诉说自家的困难。“困难家家有,别说你是我家亲戚,换成其他村民,村里也会想尽办法解决。”刘德宝态度坚决,“但这次芡实招标是村两委会的决定,必须执行。”不久,一个外地客商以75万元中标,每户村民分到了5120元芡实承包收入。捧着厚厚的一沓钞票,村民们不禁感叹“书记做事行得正,芡实发财都有份”。

给独居的五保户孙齐友送医送药,资助残疾低保户潘学才买新车谋生,在外考察时不忘为患有风湿的邵如珍买风湿膏药……家家户户的情况汇集成30余本民情日记,每一条要求都会得到刘德宝的认真回复。捧出一颗真心,赢得一片民心。“有什么事情就找德宝书记,他是咱们的大家长!”谈起刘德宝,村民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

“我认为基层干部要做好两件事,一个就是要让村民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想什么,另一个是干部要知道村民想什么、需要什么。”这是刘德宝始终坚持的两个原则。

16年日升日落,沧海桑田。

刘德宝的心仍然牵挂着渔村一草一木,那副并不宽阔的肩膀仍在挑着为村民谋发展的重担继续前行,从未停歇。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张欣)(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张欣)

分享到: